第339章 天下落雪
關燈
小
中
大
◎天有雪,厚三尺,茫茫而不見前路。◎
混亂在廣樂幾乎持續了一整日,晚間的火把從宮墻外綿延到宮墻中。
一切都是混亂的,無序的,火光映照著一張張癲狂的臉,野心似乎在熊熊燃燒。
“他在這裏———”
“我看見陛下了!”
“陛下往東邊走了———”
要護著他的,要大逆不道的,想富貴險中求的,想大展身手的……所有人挨挨擠擠,仿佛形成了一張網,網中的獵物無處可逃。
被逼到絕境的世家集體造反,以重利相誘,以把柄相挾,以清名相逼———組就了如今這場荒唐的宮變。
他們這樣氣勢洶洶的,是想要衛曄死嗎?
並不是。
他們只想“清君側”。
君主是不會出錯的,如果君主出錯,那一定是他身邊有“小人”作祟,只要除掉了這些“小人”,君主自然會恢覆清明。
他們要綁住君主的手腳,蒙住他的眼睛,塞住他的耳朵,堵住他的嘴,讓他不能動,不能看,不能聽,不能說。
然後這些困住君主的東西會化成絲線,君主便會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———活著的、合心意的、乖順且不會反抗的傀儡。
讓一個傀儡坐在王位上,才是他們最終的訴求。
喧鬧的聲音越來越大,人群形成的網越收越窄,最終,網中出現了一國之主的身影———
他身上的衣裳有些灰痕,發冠歪散,是幾乎沒人見過的狼狽,但比這身狼狽更引人註目的,是橫亙在他脖頸上的一道血痕。
這道血痕從上至下,從左至右,在脖子上翻出淋漓的血肉,就算外行看也知這道傷已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,就算能治好,聲帶怕是也不能恢覆如初。
沒人知道為什麽在所有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下,衛國的帝王還會受這麽重的、幾乎稱得上致命的傷。
“陛下———”混亂的人群中有人高聲喊,“臣奉太後禦詔進宮,以守陛下安全!”
喊話的人臉上帶著對帝王受傷的憂心與焦灼,可那雙藏在眼睫後的眼睛裏,卻是翻湧著快要藏不住的情緒。
“臣赤膽忠心,日月可鑒,還請陛下信臣!”
那麽多人在今夜的宮變中出了力,總有人大口吃肉,有人卻只能喝湯。
富貴榮華如逆風執炬,雖有燒手之患,仍不可輕易棄之。
人心貪婪,可見一斑。
這場宮變由許多人聯合促就,但誰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。於是,滑稽的一幕便出現———
明明都在做著大逆不道的事,可表忠心的話卻一個比一個說得花團錦簇,仿佛他們不是勾連著軍隊一起攻入衛國最核心的皇宮,將一國帝王的尊嚴與權威都踩在腳下,而是化身鐵骨錚錚、憂國憂民的賢良,正在以迫不得已的方式勸諫君主遠離身邊的“小人”,親近他們這樣的賢臣。
被勸諫著的君主沒什麽表情,哪怕是在重傷的狀態下,他的臉上也沒什麽太大的波動,只有那雙眼睛又黑又沈。他張了張嘴,似乎想要說話,卻發不出一點聲音,脖頸上的傷口被帶動,流出了更多的血。
他往前走了幾步,重傷欲頹,身前擋著的人卻不由自主地讓開———在情況未明的時候,無論是誰讓重傷的君王傷勢加重,都會失去這場利益分配裏的最佳資格。
他們像在看一只困獸,欣賞著它的垂死掙紮。
掌控一國的君主,在朝堂上翻雲覆雨,諭令之下,莫敢不從,這樣的威勢,誰不想要?這樣的權利,誰不心動?
故而出於某種微妙的心理,沒人阻止,人群形成龐大臃腫的網,裹著網裏那只前行的獵物。
獵物慢慢地走,停在了一個所有人意料之外,預料之中的位置———靈望殿。
衛國每去世一位帝王,靈望殿中都會多加一方祭祀的靈位。若是有重要的事不方便遠去宗廟祭祖的,便會在這殿前宣布,等同於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衛國歷代先祖。
所有人都以為衛帝妥協了,他將要在這皇宮之中,大殿之前,在衛國歷代先皇的註視下,來擇出他選定好的最終人選。
或許這個人選是他思考權衡後最合適的,或許帝王在蟄伏後還會想要反撲……但無論如何,現在贏的人不是帝王,這就夠了。
這樣的情況下,圍著獵物的網松開了些,所有人都退避到九尺之外,等著宣判出最終的贏家。
渾身狼狽的衛帝回過頭,望了他們一眼———很難形容那一霎的眼神。
沒有喜,沒有悲,沒有恨,沒有怨,沒有怒,就好像……一個局外人。
他擡步慢慢地走上了靈望殿前的臺階,或許是那一眼太過令人難以形容,以至於他身後跟著的人慢了幾拍,與他拉開了距離。
衛帝的指尖觸到了靈望殿朱色的大門,他推開門,卻沒有邁過臺階。他在階前轉身,那些慢了幾息的人已經緊跟在他身後,眼看著就要爬到臺階的盡頭,能看到他們額頭的汗水,臉上的野望。
衛帝忽然回頭看了一眼,身後打開的大門裏,是層疊的靈位。
誰也沒看清他的匕首藏在哪裏,誰也沒料到他的動作那麽快,鋒利的匕首精準地沿著喉嚨那道傷口深入,殷紅的血珠飛濺出來,在那朱色大門上留下更深的印記,血珠在漢白玉的臺階上,在火光的照耀下,紅白對比,更顯刺目。
衛帝自戕了。
在衛國歷代帝王的靈位前。
這個變故讓在場所有人的野心仿佛澆上了水,又在數九寒冬凍為堅冰。
宮變“清君側”與宮變“殺帝王”是全然不同的兩碼事。
更雪上加霜的是,在衛帝倒下後,帝王的靈位間忽然走出來一個人,他執著簡易的紙筆,對所有在場的人怒目而視。
那是衛國的史官,無人不識。
所有人的心驟然往下沈。
他們已經預料到,史官筆下將會如何描述他們———
“亂臣賊子”“逼殺帝王”“狼子野心”“不忠不義”……
一切難聽的詞語都將與他們掛鉤,並在史書上遺臭萬年。
有人想要阻止史官,於是一把上前撕爛那紙,踩碎那筆,將所有的物證都毀個幹凈,史官卻道:“此間發生的一切即使毀去記載,我也依舊銘記於心,要將它公之於眾。”
有人咒罵,有人利誘,有人威脅,但衛國的史官卻是這朝堂間最固執的一批人,每一個都是,眼前這個尤甚。
他只是啐了一口:“史家大事,豈可擅改!”
於是一柄劍當胸貫過,結束了他的生命。
有人扔下劍,不屑道:“不聽勸告,自取滅亡,此段歷史尋人重寫,又有何不可?”
不同於執劍人的年輕氣盛,更多年紀大些的、參與了這場宮變的人憂心忡忡。
這事……絕不會這樣簡單結束的。
果然,當日記載靈望殿發生之事的史官,並不止殿中被殺死的那一人。
更多的人從他們不知道的密道中遁走,將那日的所見所聞記載下來。
他們殺過一個在衛國極負盛名的史官,那人死前不閃不避,只仰天而笑:“史官載史,怎可失職求生!白紙覆墨,墨點難除!”
他們也殺過好幾個名聲不顯,卻同樣固執的史官———
“世家聚以弒君,我載而死,天下知之而共記!”
他們好像不怕死似的,一人死去後,便有另一人便接過他的職責。流血不能讓他們退卻,死亡不能讓他們畏懼,羅織罪名不能讓他們求饒———權勢在這一刻,竟連寥寥數行墨字都不能更改。
他們在和史官夾著血的較量之間,衛王宮忽然傳來噩耗———太後薨逝。
沒人知道太後為什麽會死,也許是出於對世家逼死了她唯一孩子的怨怒,所以以死抗爭;也許是擔心自己從此受制於人,一輩子看人臉色,故而決定自盡;許是被這一次宮變驚到生了重病,身體每況愈下,最後撒手人寰……無論原因如何,都已隨著太後的死,一並埋到了深深的地下。
本來可以由太後出面收養一個旁支的宗氏子,以小宗祧大宗,但現在太後薨逝,便再也無人能夠給予名正言順的正統身份。
衛國其他的皇子早在那場慘烈的爭位裏死的死,殘的殘,流放的流放,最具有競爭力的大皇子衛修竹也自刎在了宮中。
太後薨逝得太巧,堵住了世家的最後一條路。世家隨便推一個宗氏子上去,將他記載到太後或衛帝名下,再怎麽用“國不可一日無君”的理由,都是明晃晃昭告天下的不軌之心,百年之後,史書之上,他們的名聲將會愈發臭不可聞。
這對於註重名聲的世家來說,比殺了他們更讓他們難受。
帝王和太後接連去世,廣樂處處都掛著白布,像在冬日開出了一簇又一簇梨花。
帝王啟殯前往皇陵那日,廣樂下了好大好大一場雪,幾乎淹沒了前路。
據說……瑞雪兆豐年。
嘉平下旬,衛國世家聚之弒君,十日後,太後薨逝。
開歲初,蕭帝重整兵馬,稍作休整,揮兵善荼郡。
開歲初,羌帝領兵南下至泡桐縣,戰兩日,小捷。
開歲中,燕國善荼郡敗多勝少,頹勢已現,六日後,開城獻降。
開歲中,羌帝領兵連克四縣,至少昊山,山路陡峭難行,行軍漸緩。
開歲末,蕭帝領軍至木樨河,水未結冰,然天寒至極,士卒疲弊,被迫滯留。
開歲末,少昊山百裏後橋梁朽毀,羌國大軍暫止。
開歲末,衛帝啟殯,天有雪,厚三尺,茫茫而不見前路。
至此,天下有雪,大戰稍歇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混亂在廣樂幾乎持續了一整日,晚間的火把從宮墻外綿延到宮墻中。
一切都是混亂的,無序的,火光映照著一張張癲狂的臉,野心似乎在熊熊燃燒。
“他在這裏———”
“我看見陛下了!”
“陛下往東邊走了———”
要護著他的,要大逆不道的,想富貴險中求的,想大展身手的……所有人挨挨擠擠,仿佛形成了一張網,網中的獵物無處可逃。
被逼到絕境的世家集體造反,以重利相誘,以把柄相挾,以清名相逼———組就了如今這場荒唐的宮變。
他們這樣氣勢洶洶的,是想要衛曄死嗎?
並不是。
他們只想“清君側”。
君主是不會出錯的,如果君主出錯,那一定是他身邊有“小人”作祟,只要除掉了這些“小人”,君主自然會恢覆清明。
他們要綁住君主的手腳,蒙住他的眼睛,塞住他的耳朵,堵住他的嘴,讓他不能動,不能看,不能聽,不能說。
然後這些困住君主的東西會化成絲線,君主便會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———活著的、合心意的、乖順且不會反抗的傀儡。
讓一個傀儡坐在王位上,才是他們最終的訴求。
喧鬧的聲音越來越大,人群形成的網越收越窄,最終,網中出現了一國之主的身影———
他身上的衣裳有些灰痕,發冠歪散,是幾乎沒人見過的狼狽,但比這身狼狽更引人註目的,是橫亙在他脖頸上的一道血痕。
這道血痕從上至下,從左至右,在脖子上翻出淋漓的血肉,就算外行看也知這道傷已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,就算能治好,聲帶怕是也不能恢覆如初。
沒人知道為什麽在所有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下,衛國的帝王還會受這麽重的、幾乎稱得上致命的傷。
“陛下———”混亂的人群中有人高聲喊,“臣奉太後禦詔進宮,以守陛下安全!”
喊話的人臉上帶著對帝王受傷的憂心與焦灼,可那雙藏在眼睫後的眼睛裏,卻是翻湧著快要藏不住的情緒。
“臣赤膽忠心,日月可鑒,還請陛下信臣!”
那麽多人在今夜的宮變中出了力,總有人大口吃肉,有人卻只能喝湯。
富貴榮華如逆風執炬,雖有燒手之患,仍不可輕易棄之。
人心貪婪,可見一斑。
這場宮變由許多人聯合促就,但誰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。於是,滑稽的一幕便出現———
明明都在做著大逆不道的事,可表忠心的話卻一個比一個說得花團錦簇,仿佛他們不是勾連著軍隊一起攻入衛國最核心的皇宮,將一國帝王的尊嚴與權威都踩在腳下,而是化身鐵骨錚錚、憂國憂民的賢良,正在以迫不得已的方式勸諫君主遠離身邊的“小人”,親近他們這樣的賢臣。
被勸諫著的君主沒什麽表情,哪怕是在重傷的狀態下,他的臉上也沒什麽太大的波動,只有那雙眼睛又黑又沈。他張了張嘴,似乎想要說話,卻發不出一點聲音,脖頸上的傷口被帶動,流出了更多的血。
他往前走了幾步,重傷欲頹,身前擋著的人卻不由自主地讓開———在情況未明的時候,無論是誰讓重傷的君王傷勢加重,都會失去這場利益分配裏的最佳資格。
他們像在看一只困獸,欣賞著它的垂死掙紮。
掌控一國的君主,在朝堂上翻雲覆雨,諭令之下,莫敢不從,這樣的威勢,誰不想要?這樣的權利,誰不心動?
故而出於某種微妙的心理,沒人阻止,人群形成龐大臃腫的網,裹著網裏那只前行的獵物。
獵物慢慢地走,停在了一個所有人意料之外,預料之中的位置———靈望殿。
衛國每去世一位帝王,靈望殿中都會多加一方祭祀的靈位。若是有重要的事不方便遠去宗廟祭祖的,便會在這殿前宣布,等同於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衛國歷代先祖。
所有人都以為衛帝妥協了,他將要在這皇宮之中,大殿之前,在衛國歷代先皇的註視下,來擇出他選定好的最終人選。
或許這個人選是他思考權衡後最合適的,或許帝王在蟄伏後還會想要反撲……但無論如何,現在贏的人不是帝王,這就夠了。
這樣的情況下,圍著獵物的網松開了些,所有人都退避到九尺之外,等著宣判出最終的贏家。
渾身狼狽的衛帝回過頭,望了他們一眼———很難形容那一霎的眼神。
沒有喜,沒有悲,沒有恨,沒有怨,沒有怒,就好像……一個局外人。
他擡步慢慢地走上了靈望殿前的臺階,或許是那一眼太過令人難以形容,以至於他身後跟著的人慢了幾拍,與他拉開了距離。
衛帝的指尖觸到了靈望殿朱色的大門,他推開門,卻沒有邁過臺階。他在階前轉身,那些慢了幾息的人已經緊跟在他身後,眼看著就要爬到臺階的盡頭,能看到他們額頭的汗水,臉上的野望。
衛帝忽然回頭看了一眼,身後打開的大門裏,是層疊的靈位。
誰也沒看清他的匕首藏在哪裏,誰也沒料到他的動作那麽快,鋒利的匕首精準地沿著喉嚨那道傷口深入,殷紅的血珠飛濺出來,在那朱色大門上留下更深的印記,血珠在漢白玉的臺階上,在火光的照耀下,紅白對比,更顯刺目。
衛帝自戕了。
在衛國歷代帝王的靈位前。
這個變故讓在場所有人的野心仿佛澆上了水,又在數九寒冬凍為堅冰。
宮變“清君側”與宮變“殺帝王”是全然不同的兩碼事。
更雪上加霜的是,在衛帝倒下後,帝王的靈位間忽然走出來一個人,他執著簡易的紙筆,對所有在場的人怒目而視。
那是衛國的史官,無人不識。
所有人的心驟然往下沈。
他們已經預料到,史官筆下將會如何描述他們———
“亂臣賊子”“逼殺帝王”“狼子野心”“不忠不義”……
一切難聽的詞語都將與他們掛鉤,並在史書上遺臭萬年。
有人想要阻止史官,於是一把上前撕爛那紙,踩碎那筆,將所有的物證都毀個幹凈,史官卻道:“此間發生的一切即使毀去記載,我也依舊銘記於心,要將它公之於眾。”
有人咒罵,有人利誘,有人威脅,但衛國的史官卻是這朝堂間最固執的一批人,每一個都是,眼前這個尤甚。
他只是啐了一口:“史家大事,豈可擅改!”
於是一柄劍當胸貫過,結束了他的生命。
有人扔下劍,不屑道:“不聽勸告,自取滅亡,此段歷史尋人重寫,又有何不可?”
不同於執劍人的年輕氣盛,更多年紀大些的、參與了這場宮變的人憂心忡忡。
這事……絕不會這樣簡單結束的。
果然,當日記載靈望殿發生之事的史官,並不止殿中被殺死的那一人。
更多的人從他們不知道的密道中遁走,將那日的所見所聞記載下來。
他們殺過一個在衛國極負盛名的史官,那人死前不閃不避,只仰天而笑:“史官載史,怎可失職求生!白紙覆墨,墨點難除!”
他們也殺過好幾個名聲不顯,卻同樣固執的史官———
“世家聚以弒君,我載而死,天下知之而共記!”
他們好像不怕死似的,一人死去後,便有另一人便接過他的職責。流血不能讓他們退卻,死亡不能讓他們畏懼,羅織罪名不能讓他們求饒———權勢在這一刻,竟連寥寥數行墨字都不能更改。
他們在和史官夾著血的較量之間,衛王宮忽然傳來噩耗———太後薨逝。
沒人知道太後為什麽會死,也許是出於對世家逼死了她唯一孩子的怨怒,所以以死抗爭;也許是擔心自己從此受制於人,一輩子看人臉色,故而決定自盡;許是被這一次宮變驚到生了重病,身體每況愈下,最後撒手人寰……無論原因如何,都已隨著太後的死,一並埋到了深深的地下。
本來可以由太後出面收養一個旁支的宗氏子,以小宗祧大宗,但現在太後薨逝,便再也無人能夠給予名正言順的正統身份。
衛國其他的皇子早在那場慘烈的爭位裏死的死,殘的殘,流放的流放,最具有競爭力的大皇子衛修竹也自刎在了宮中。
太後薨逝得太巧,堵住了世家的最後一條路。世家隨便推一個宗氏子上去,將他記載到太後或衛帝名下,再怎麽用“國不可一日無君”的理由,都是明晃晃昭告天下的不軌之心,百年之後,史書之上,他們的名聲將會愈發臭不可聞。
這對於註重名聲的世家來說,比殺了他們更讓他們難受。
帝王和太後接連去世,廣樂處處都掛著白布,像在冬日開出了一簇又一簇梨花。
帝王啟殯前往皇陵那日,廣樂下了好大好大一場雪,幾乎淹沒了前路。
據說……瑞雪兆豐年。
嘉平下旬,衛國世家聚之弒君,十日後,太後薨逝。
開歲初,蕭帝重整兵馬,稍作休整,揮兵善荼郡。
開歲初,羌帝領兵南下至泡桐縣,戰兩日,小捷。
開歲中,燕國善荼郡敗多勝少,頹勢已現,六日後,開城獻降。
開歲中,羌帝領兵連克四縣,至少昊山,山路陡峭難行,行軍漸緩。
開歲末,蕭帝領軍至木樨河,水未結冰,然天寒至極,士卒疲弊,被迫滯留。
開歲末,少昊山百裏後橋梁朽毀,羌國大軍暫止。
開歲末,衛帝啟殯,天有雪,厚三尺,茫茫而不見前路。
至此,天下有雪,大戰稍歇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